我相信我写这篇文章会引发一些争议,但如果你愿意抱着一颗好奇的心跟我一起探讨这个主题,也许我们都会对自己有一些新的发现。
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莫过于为自己是谁感到羞耻
看到上一篇关于羞耻感的文章朋友们在下面几乎沸腾的留言和让人要热泪盈眶的分享,那一刻除了感动,还有一种连接。因为我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个地方,是我们不愿意轻易暴露给别人的。
我们为自己的外貌感到羞耻,为家里的贫穷感到羞耻,为自己的性格感到羞耻,为父母的离婚或者出轨感到羞耻,为自己婚姻的破裂感到羞耻,为没有做好父母感到羞耻,为不够聪明漂亮感到羞耻,为不够成功感到羞耻……
而在这些所有令我们感到羞耻的事情中,有一个最让人难过:我们为自己是谁而感到羞耻。大部分的羞耻感其实来源于我们跟这个社会或者周围人的期待不同,这种不同会让我们觉得羞耻。可是如果这个不同是我们与生俱来或者无法改变的,我们就会为自己是谁而感到羞耻,这就是人生中最难过的事情。
我有很多同性恋朋友,他们无论从性格,品格还是为人上都非常优秀,但是他们仍旧不敢告诉这个世界他们是谁,仅仅因为他们的性取向跟大多数人不同。
他们怕招来敌意,他们怕出柜后家人被其他人另眼相看,他们怕家人的不理解甚至决裂,他们怕自己的爱情得不到这个社会的承认,他们怕被剥夺为人父母的权利,他们更怕这个世界因为他们是谁而来羞辱自己。
有时候我常常想,我们跟他们有什么区别?我们同样会因为父母的离异,家庭的破裂,自己的身高或者家庭背景,曾经的失败或者过往的经历而感到羞耻,但这些东西同样无法改变。我甚至在想,我们之所以会攻击我们不同的人,是对自己羞耻感的投射(我不想面对自己的羞耻感,所以我要让你感到羞耻!)。
他是我的男闺蜜,也是我的亲人
他是我来北京后不久就认识的朋友。那个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划龙舟比赛,他也是选手。老实说,开始觉得他这个人怪怪的,怎么一个男孩子还看起来那么害羞。
后来不知怎么就不知不觉的跟他成了好朋友。他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掩饰过自己,对人也都是近乎百分之二百的真诚,所以我很快就知道了他喜欢男孩子。
渐渐的,他也就成了传说中的我的男闺蜜。我陪他逛街,陪他去逛护肤品店(我一直以来的水准就是用用郁美净,囧......),听他说心事。他会在我想买手机的时候陪我去看,在我嗓子疼的时候说要拿蜂蜜给我,每次找他帮忙都是有求必应。
他跟我的女闺蜜们一样,却又多了一份哥哥般的保护。可以说,他是我的男闺蜜,也是我的亲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亲人,为了让患重病的父亲省心,选择了跟一个女人结婚。她在结婚前就知道他喜欢男人,但也因为自己的原因愿意接纳这段婚姻。两个人就开始了这段名存实亡的关系。我相信他们两个都抱着最大的善意和希望,想要用这段“婚姻”,去平复亲人的担心和焦虑。
可惜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他们因为对于如何维系这段关系发生了争执,双方父母也逐渐开始察觉到两个人好像不那么“亲密”。我看着为这件事情心力交瘁的他,真的好心疼。
也许在他的信念里,跟家人出柜会是一件非常不孝顺的事情,因为父亲身体那么不好,觉得这种事情对家人是一种刺激;同时他可能也在困惑自己的幸福要如何走下去,如何跟自己的伴侣在一起,如何能拥有合法的自己的孩子……
现在因为这段本就不存在的婚姻,他要离开北京去另一个陌生的城市发展。昨天他来我这里帮我搬家时跟我说:“我要离开了,今天是来跟你道别的。”,说实话听到这句话我很想哭。
虽然我们也不是经常见面,但知道他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住着,知道他就在我的生命中,知道我的男闺蜜和亲人就在我身边,我就会觉得安心。可是我的亲人就要离开我们都很爱的这座城市,去一个那么遥远的地方,因为在这里他不能安心的做自己,这让我感到痛心和难受。
也许我们在年轻时总会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决定,但是我心中总有个声音问道:“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家人能够更包容,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对跟自己不一样的人的恐惧,如果我们可以不用标签(比如性取向)去判断别人,如果我们从心底里去尊重彼此共同的人性,而不是抓住别人的不同不放,是不是我亲爱的男闺蜜也许就不用去结一场没有意义的婚姻来掩饰自己,也许他也可以跟我们一样,简单而真挚的做着自己,跟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一起,去经历慢慢婚姻中的柴米油盐,起起伏伏?”
我不想让他走,但是我的挽留有力量吗?
我希望这个世界上不再有“同性恋”这三个字
Jenni Chang和Lisa Dazols在2015做了一个TED演讲,题目是:这就是全世界LGBT们的生活(This is what LGBT life is like around the world!)Jenni和Lisa是一对生活在美国旧金山的伴侣,她们也在去年结了婚。
Lisa在一个HIV组织工作了10年,在听到了太多同性伴侣的不幸故事之后,她决定跟妻子Jenni一起去环游世界,看看除了西方世界之外,其他国家有没有被他们称作是超级同志(supergay)的,跟自己的伴侣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同性恋。
于是他们开始去游览南美洲,亚洲和非洲,在15个国家里,从采访印度第一个在全世界人面前出柜的王子(他是在奥普拉秀上面出柜的),到去看到阿根廷,这个拉丁美洲第一个给予同性平等婚姻的国家里同志们的生活,再到上海和台湾的LGBT(LGBT是一个世界性的组织,代表lesibin-女同性恋者,gay-男同性恋者,bisexual-双性恋者,transgender-跨性别者)中心,他们被这些故事深深鼓舞。
看完这个演讲说实话我自己也很激动,因为在听到了很多不幸的故事之后,我也想听到更多的可能。我想听到那些在几乎不可能的地方出现的爱情的奇迹,我想听到非洲或者印度的传统村落里,人们慢慢去理解并接纳性取向的多样性,然后慢慢容许去尊重这些不一样的选择并且给予他们幸福的自由。
也许Jenni和Lisa的故事让我激动的还有另一个地方:他们是同志伴侣,但是他们却比很多异性伴侣更接近彼此的灵魂伴侣,因为他们的爱升华出了共同的理想和挑战,并且他们愿意为此去共同经历和冒险。
小时候还是书呆子的我,最喜欢的爱情故事竟然是居里夫人和她丈夫的故事。我记得那个时候我自己总是想象着这样一个画面:在黑暗的地下室,居里夫人和丈夫如痴如醉的研究着神秘的放射性物质,忘记了时间,只会在双手碰到彼此的刹那看到对方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然后会心一笑。
Jenni和Lisa的故事又何尝不是居里夫人和丈夫故事的翻版呢?如果我们能够突破对爱情和婚姻狭隘的理解,两个灵魂相遇,相知,相爱时产生的力量和美好,也许根本不需要任何性别的标签。
我想人性中共同的部分要远远大于我们的不同,我想我们也都知道人性最朴实的光芒就是我们心中的善意和对别人的尊重。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做的更好?
我也想问问自己和你们,作为所谓的“直男直女”,我们可不可以更勇敢一点?
勇敢的承认自己的恐惧,勇敢的承认自己其实并不懂得他们,勇敢的承认自己之前的无知,
勇敢的接纳自己因为跟别人不同所产生的羞耻感,同时也接纳别人的不同,
勇敢的容许自己做回自己,也勇敢的容许他们做自己,
这样平凡的勇气,我们敢不敢有?
我希望有一天,这个世界上不再有“同性恋”这三个字,因为我们不再根据性取向去判别任何人。我们可以轻松的对任何人说:“我喜欢男人”或者“我喜欢女人”。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再因为自己是谁而感到羞耻。
我希望我的男闺蜜有一天可以跟我一样,有权力并且不受歧视的,在所有亲人和朋友面面前,拉着自己深爱的人的手,说:“我愿意。”
我不知道这天有多远,但我知道,这一天的来临,需要我们每个人平凡的勇气,需要我们有勇气做自己,需要我们有勇气容许别人做自己,需要我们有勇气放下自己的评判,真正跟彼此连接......Joy童鞋会为这一天努力,你要不要一起?